底層海綿不同的形態分布對報告廳座椅舒適性之影響
一、實驗過程:
有研究人員將報告廳座椅以繃帶底框為基礎,在中層海綿,表層海綿和覆面層相同的情況下,選擇不同形態的底層海綿進行實驗,實驗將采用以下三種不同形態類型的底層海綿:
1、前凸型:底層海綿為形狀層+lcm厚藍色綿。
2、水平型:底層海綿為2cm厚藍色綿。
3、中凸型:底層海綿為形狀層+lcm厚藍色綿。其中,中層海綿為∶3cm厚橙色綿。表層海綿為∶lcm厚藍色綿+噴膠棉覆面層統一為絨布。
二、實驗結論:
由實驗得出:水平型的接觸面積較大,前凸型較小,中凸型適中;前凸型的較大壓力和平均壓力值都較大,中凸型的值都較小,水平型的值適中。
這是因為水平型座面上,臀部各部分的下陷趨勢均勻過渡,不會過多的受到大腿四周座面形態的阻隔,接觸面越完整,因此面積越大;中凸型的座面,其坐骨周圍的臀部部位在報告廳座椅下陷的過程中受到了較為集中的座面中部凸起的阻隔,臀部周圍的部位未能同時接觸座面,或者有些部位被"架空",因此,接觸面積較水平狀的小;前凸狀座面容易使人背部后傾,椅子靠背受力增加,人體坐姿改變,坐骨節處受力點向前移,人體臀部也會稍向前移,接觸面積隨著減少,相應的較大壓力和平均壓力增加。
由實驗得出:水平型的較大壓力梯度值較大,中凸型適中,前凸型較小;中凸型的平均壓力梯度值較大,水平型稍小于中凸型,前凸型的值較小。由此可知前凸型、中凸型的座面局部壓力分布以及整體壓力分布都較為合理,舒適度較好。
由實驗得出:在縱向壓力分布曲線中,前凸型和中凸型的較大受力點集中于坐骨周圍,且曲線的走勢較為平緩,而水平狀的較大受力范圍較大,使得腿部承受較大的力而影響舒適度;在橫向壓力分布曲線中,報告廳座椅水平型座面左右兩側坐骨周圍的較大壓力值大小不均,左側值高于右側,而中凸型和前凸型則兩側較為一致,因此,前凸型和中凸型座面舒適度較好。
由實驗得出:坐骨周圍的接觸面積中,水平型較大,前凸型較小,中凸型適中;大腿周圍的接觸面積中,水平型和前凸型的面積較大,中凸型的較小。這與客觀實驗的結果基本一致。
由實驗得出:在局部舒適度評價中,坐骨周圍的舒適度三者相近,前凸型的大腿內側舒適度較高,中凸型的大腿前端的舒適度較高。
由實驗得出:在座面特性感受中,水平型座面的多數值都較大,說明水平型座面的應激感較強烈。中凸型的感受值普遍較低,前凸型的座面感受較為適中。對于總體座面感受而言,三者的評價值相當相近,前凸型的值稍高些,說明前凸型座面相對較舒適,這與客觀實驗結果一致。
三、總結:
綜合報告廳座椅上述的客觀實驗及主觀評價結果可得,在三種不同的底層海綿形態中,前凸型的座面相對較為舒適,其次是中凸型,而水平型的舒適度較低。
上一條: 會議室座椅座面軟包材料舒適性的研究
下一條: 探究可折疊式禮堂椅的構造設計